内需是拉动上半年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同比增长5.3%,二季度环比增长1.1%,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8%,其中,二季度更是达到77%,成为保持经济平稳向好的最坚实支撑。
在消费方面,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同比增速超过25%,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0个百分点以上。据商务部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以旧换新共带动销售额超过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服务消费增长较快,上半年居民人均服务消费同比增长4.9%,特别是文化娱乐、旅游等需求旺盛。文化娱乐内涵不断丰富,娱乐体验远超出传统意义上娱乐场所的空间范围,消费者倾向于有更多的沉浸式互动,满足社交、情绪表达等新需求。“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新潮流,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数据,演唱会门票消费对当地消费的拉动比达到1∶4.8。银发群体旅游意愿强,且主要为工作日出游,对熨平客流淡旺季波动起到重要作用,旅居康养也成为个性化出游的新业态。
在投资方面,上半年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8%。“两重”“两新”政策效能释放,上半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6%,增速分别比全部投资高14.5、1.8个百分点。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6.3%,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1.5%。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高技术服务需求增长拉动上半年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8.6%,其中,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7.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3个百分点。
以内需为主导的国内大循环是大国经济的独特优势
内需主导意味着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可以其为主要依托,形成供需动态平衡、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运行模式。这是大国经济的突出特征和优势。内需包括消费和投资两大组成部分。
其中,消费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是经济循环的终点,也是新的起点;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起到关键作用,短期是需求,长期是通过资本积累形成产能。
我国是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拥有14亿多人口,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才能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在稳定性和长期成长性,并塑造参与国际循环的新优势,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着力扩大服务消费和服务业有效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居民人均服务消费增速比商品消费增速慢,在过去2年较为少见。从未来看,我国服务消费还有很大增长潜力,服务业投资仍有扩大空间。
一方面,扩大有收入支撑、闲暇时间保障的服务消费需求。完善劳动者工资合理增长机制,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为重点,增加财产性收入。切实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清理服务消费领域不合理的限制措施,把自主选择权交给经营主体和消费者,释放文化娱乐、旅游、健康、养老等消费潜力。推进服务质量、标准、品牌建设,加强预付式消费协同治理。坚持技术驱动与内容创新相结合,重点支持需求规模大、多业态融合的消费场景创新。
另一方面,扩大有合理回报的服务业投资需求。顺应产业升级和人口流动趋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全面落实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激发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动能,因地制宜培育更多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新质生产力。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推进服务消费再贷款政策落地,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民生服务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有存量资产盘活。
作者:刘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juzhongjikong,dangqianwoguozhuyaoliuxingzhushiaomikerongXBBxiliebianyizhu,zhuanjiazongheyanpan,youqiyinqideyiqinghaihuichixuyiduanshijian,danzhengtixingshipingwenkekong。据(ju)中(zhong)疾(ji)控(kong),(,)当(dang)前(qian)我(wo)国(guo)主(zhu)要(yao)流(liu)行(xing)株(zhu)是(shi)奥(ao)密(mi)克(ke)戎(rong)X(X)B(B)B(B)系(xi)列(lie)变(bian)异(yi)株(zhu),(,)专(zhuan)家(jia)综(zong)合(he)研(yan)判(pan),(,)由(you)其(qi)引(yin)起(qi)的(de)疫(yi)情(qing)还(hai)会(hui)持(chi)续(xu)一(yi)段(duan)时(shi)间(jian),(,)但(dan)整(zheng)体(ti)形(xing)势(shi)平(ping)稳(wen)可(ke)控(kong)。(。)
肖战拍的最久的一场戏
到了5月,中美高层交往逐步恢复,互动频次明显上升。5月8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会见伯恩斯,指出当务之急是稳定中美关系、避免螺旋式下滑,防止中美之间出现意外。10日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同沙利文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会晤,双方就推动中美关系排除障碍、止跌企稳进行了坦诚、深入、实质性、建设性的讨论。11日,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应约会见伯恩斯,就中美经贸关系和各自关注的经贸议题交换意见。21日,美国总统拜登在日本广岛参加七国集团(G7)峰会期间对媒体放风称,与中国的关系将“很快”得到改善,并称“气球事件”是愚蠢的。23日,新一任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抵美履新,并在25日向美国国务院礼宾司司长吉福德递交国书副本以及会见美国副国务卿纽兰,双方会谈气氛良好。25日至26日,王文涛在赴美参加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议期间,先后会见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与贸易代表戴琪,中方新闻通稿称与前者的会谈“坦诚、专业、建设性”,与后者的会谈“坦诚、务实、深入”,美方也做出了类似积极的评价。